阻抗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
日期:2025-01-06    阅读量:0

阻抗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学中的欧姆定律和相敏检测技术,具体如下:

信号产生

仪器内部的信号发生器会产生一个或多个频率的测试信号,通常为正弦波信号,这些信号的频率范围可从直流到射频甚至微波频段,且可以提供不同的电压振幅,其作为激励信号通过测试夹具施加到被测对象上。

阻抗分析仪

信号测量

在信号施加到被测对象后,仪器同时测量被测对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,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。这一过程中,相敏检测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,它能够测量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,从而得到阻抗的虚部,同时还能测试过程中的噪声干扰,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。

数据处理与结果显示

测量得到的电压、电流及相位差等数据会被传送到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。根据欧姆定律,阻抗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,即,结合测量得到的相位差,可计算出被测对象的复数阻抗,包括阻抗幅值、实部、虚部以及相位角等参数。处理后的结果会以数字或图形化的形式在显示器上呈现出来,以便用户进行分析和判断。

在实际测量过程中,阻抗分析仪通常会自动或手动改变施加信号的频率,并在每个频率点上测量阻抗值,从而得到一个频率依赖的阻抗曲线,有助于分析被测对象的特性。


上一篇:网络分析仪主要用于测量哪些网络参数?这些参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?
下一篇:阻抗分析仪的原理

扫描二维码,获取最新消息

致力于阻抗分析仪/网络分析仪/频谱分析仪/二手测试仪器/网络分析仪/频谱分析仪/光谱分析仪等电子设备研发制造厂家
微信公众号
地址:东莞市塘厦镇宏业北路148号升联创展大厦508-510室
电话:0769-87910706

技术支持:华商网络 网站地图:XML